白酒(蒸馏酒)其实真正来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,以前在中国大家喝的都是黄酒(酿造酒)为主,黄酒也算的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,。源于中国,且唯中国有之,与啤酒、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。
早在三千多年前,商周时代,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,开始大量酿制黄酒。黄酒产地较广,品种很多。在南方基本都是以糯米为原料,一般酒精含量为14%-20%,属于低度酿造酒。
在古代关羽的“温酒斩华雄”,李白的“斗酒诗百篇”都是喝的黄酒。茶陵水酒也是属于黄酒的一种,以前在茶陵都是喝水酒的,只是近些年,慢慢的大家都开始喝起了白酒。
黄酒是一种特别温和的酒,可以拿起来直接喝,也可以“煮酒论英雄”,在茶陵的话冬天一般都是喜欢加上蒜头、生姜一起煮,小口喝着温热的酒,然后把酒话桑麻,不仅身体暖暖的,压力也一下得到了释放。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真的少见了,甚是怀念啊!
为什么黄酒由以前的绝对辉煌,到现在慢慢走向没落呢?
第一、黄酒费粮食
黄酒在酿造过程中是很费粮食的,相比白酒差很多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吃饭都成问题,哪里有那么多粮食酿酒,但是酒不能不喝啊,毕竟很多人有饮酒的习惯,于是乎更加省粮食的白酒崛起了,大家慢慢的都接受了白酒的口感,自然黄酒没落了。
第二、黄酒更容易上头
黄酒虽说很温和,酒精浓度低。但是因为酒是“浊酒一杯”,酒内含有很多杂质,所以更容易上头,而且上头之后宿醉的现象更是明显。
不过就因为它的温和,好入口,所以大家动不动就干杯,基本喝黄酒都是拿碗喝的,很容易过量。我同学四个人喝得开心了,直接喝了一坛水酒(黄酒),喝的时候,确实没啥事,但是醉倒之后,就非常难受了,能正常活动基本都是两三天之后的事情了。
白酒小口品,慢慢喝,就算是醉了,醉得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真正的优质的纯粮食白酒,就算是喝醉了,基本第2天可以起床正常工作。
第三、酒坊不愿意生产。
黄酒虽然说酿造方法比较简单,但是想要酿造出优质的黄酒还是有点难度的,再加上白酒是没有保质期,而黄酒是低度酒有保质期的,有保质期意味着有损耗,同时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容易出现变酸、变味等现象。
不易保存,没有收藏价值,时间久了,品质无法保证。等同于是一种快消品。而且价格偏低,生产出来也没有多大的利润。诸多不足,很容易被商家淘汰,至少不会主推。
现在在茶陵酿水酒的很少,就算是小作坊最多也是应季酿一点,大部分是农家自酿,这样下来品质完全得不到保证,时而可以喝到高品质的,更多的时候喝到的都是“问题酒”。
不得不说,黄酒本身是没问题的,可就是跟不上时代,反而造就了现在的局面,这还真是一大遗憾,对此黄酒你们有什么看法,你有喝过黄酒吗?口感怎么样?你觉得白酒与黄酒哪个更好喝呢?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custudio.com/712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