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胜、吴广在发动起义时说过一句名传千古的话: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”
其实,历史上除了那些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的官二代、富二代,大多数人创业之初都要经历艰难险阻,甚至还有有过一段贫困潦倒、或者一事无成的初级阶段。
但是,只要自己不妄自菲薄、自暴自弃,一旦时机成熟、机遇到来时,有时连自己都想不到的“狗屎运”、“桃花运”会不期而至,砸得你晕头转向。

近来,读袁枚的《随园诗话》这本书,开篇第一首就是讲这个道理,我也是有感而发,边翻译、边整理,竟然成就一篇小文章,也许对那些正在迷茫的青年才俊们有所帮助呢。
邓禹成名之前只喜欢文学,而马武年轻时只想做个督邮就心满意足
古英雄未遇时,都无大志,非止邓禹希文学,马武望督邮也。
自古以来,英雄豪杰还没有崭露头角时,大多胸无大志,并非只有邓禹寄希望于能写两篇文章混口饭吃,或者象马武那样只想做个小督邮就满足了。
邓禹是谁?马武又是谁?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。
先说邓禹。

邓禹,字仲华,南阳新野人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野县人。
邓禹年轻时游学于长安,结识了同样还是愤青少年的刘秀,成为发小好友。新莽败亡后,刘秀开始崭露头角,邓禹投奔他并成为重要谋士。邓禹劝刘秀以河北为根基,收揽民心,蓄势待发、臣服天下。后来,又一路高歌猛进,在刘秀打天下、建立东汉政权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刘秀称帝后,邓禹被拜为大司徒,封酂侯,汉明帝时进位太傅,死后还被封为元侯。作为东汉开国名将、云台二十八将之首,堪称人中之杰了吧,但他在成名之前却不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,还觉得读读书、写点小文章糊口就不错呢。
再说马武。

马武同邓禹一样也是汉武帝时期的开国名将,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。
马武,字子张,南阳郡湖阳县、即今天的河南唐河县人。他在少年时期,遭遇仇家追杀,狼狈不堪。因为的机缘加入绿林军,做了一个低级的军官。那时,他的愿望就是能够做到个督邮就行。
督邮,就是省府一级派驻到各县的督导组负责人,充其量是个七品。马武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后来能够帮助刘秀打天下、封侯拜将了。
晋文公也有一段“乐不思蜀”的经历,他那时的愿望也许就是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的小康生活
晋文公有妻有马,不肯去齐。

这个故事很复杂不能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明白。大意是:晋文公重耳流亡到了齐国,齐桓公厚礼招待他,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齐姜嫁给重耳,陪送二十辆驷马车,重耳在此感到很满足,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。
在齐国住了五年之后,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,慢慢忘记了自己的鸿鹄大志,竟然没有了离开齐国的意思。后来晋国人想让他回去做国君还费了很大周折,那时的晋文公活脱脱就是一个乐不思蜀的刘阿斗。
光武帝潦倒之时也跟街头小混混无异,竟然因为名人多看他一眼而激动不已
光武贫时,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。尤奇而目之。光武归谓李通曰:“严公宁目君耶?”窥其意,以得严君一盼为荣

意思是,光武帝还清贫的时候,曾经因为同一个叫李通的人到严尤那里打官司,因为严尤多看了他一眼就感到十分光荣。
光武帝就是刘秀,也是汉代叱诧风云的皇帝,而严尤则是王莽时期的大臣,后来虽然也官至大司马,比起当皇帝的刘秀还是逊色不少吧。
韩世忠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,相面的说他日后能封王,他还以为人家戏弄他而揍了相士一顿
韩蕲王为小卒时,相士言其日后封王。韩大怒,以为侮已,奋拳殴之。

韩蕲王,就是韩世忠。他是南宋时期的名将,岳飞、张俊、刘光世合称“中兴四将”,在世时是咸安郡王,蕲王是他死后获得的谥号。这段话说明,他年轻时也根本没有想到会被封王,当相面的人给他看相后,还以为是别人取笑他,把人家揍了一顿,你说那个相士冤不冤。
结语
除非自己重来就是王侯将相之家,否则,每个人都会经历清贫和奋斗的阶段,有时甚至会出现穷困潦倒,衣食不继的时候。切不可妄自菲薄,更不可自暴自弃。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信仰,坚持不懈地努力,一旦时机成熟要抓住机遇一飞冲天,这是每一个成就大事的人有的过程和经历。
同时,我们也切不可小视每一个人,哪怕他很沉沦、很不起眼,也许他就是不久之后的人中龙凤,会让你刮目相看的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custudio.com/7610.html